产品介绍product description
在上世纪90年代中期,巴基斯坦举行了新一代主战坦克的竞标。此次竞标的目的是为了选择一款现代化的三代坦克对抗当时印度陆军大量装备的T-72M主战坦克。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印度陆军装备了包括T-72AV和T-72M1在内的多达2800辆T-72系列坦克。在85-IIAP、T-80UD和MBT-2000等现代化三代主战坦克装备巴基斯坦陆军前,印度陆军坦克部队从数量和质量两个维度对巴基斯坦陆军形成了绝对压制。
这次竞标发生在1994年夏季与1995年夏季期间,在85-IIAP型主战坦克获得巴基斯坦采购后,中国北方公司此次再接再厉,派出了2辆更先进的85-Ⅲ型主战坦克赴巴基斯坦和乌克兰的T-80UD坦克,以及另一款国产外贸型坦克90-Ⅱ型主战坦克(也就是后续巴基斯坦装备的MBT-2000的前身)同场竞技。
在这次竞标中,出现了大批欧洲人,通常认为他们是参与竞标的乌克兰方面的人员。比如下图就被很多博主认为是“乌克兰”技术人员与我国的90-Ⅱ坦克合影。
这些“乌克兰”技术人员还与乌克兰的T-80UD进行了合影(下图1),能够正常的看到T-80UD的涂装和外观特征与参与竞标的90-Ⅱ(下图2)和85-Ⅲ(下图3)差异巨大。以涂装为例,T-80UD几乎是纯色的沙漠涂装,而我们参与竞标的90-Ⅱ和85-Ⅲ的沙漠涂装里有较为显著的绿色夹杂期间。
我们来简单分析下这些“乌克兰”技术人员的实际身份!下图中这些“乌克兰”技术人员正在90-Ⅱ旁边休息和吃午饭。注意下图中两位穿蓝色背带裤的大叔,以及穿花裤衩的胡子哥,他们三人在上面“与乌克兰的T-80UD合影”的照片中都出现过。 合影是情理之中,能够理解。但是这些“乌克兰”技术人员竟然坐在竞争对手的主战坦克旁边吃饭(午餐?),这就有点说不过去了,毕竟有泄密的嫌疑(无论对乌方还是中方)!所以他们的身份肯定有猫腻!
判断他们身份的关键之一就是下图中充当背景板的坦克。我们注意仔细观察下图中坦克的侧裙板,能够正常的看到前三块侧裙板表面有三横加强筋(其中第一和第二条相隔很近,与第三条相隔很远),后面四块侧裙板下部呈三角形,并开有供人员蹬车的缺口。
下图是90-Ⅱ的官方证件照,注意与上图中坦克的侧裙板对比,特征完全吻合,再加上上面提到的在涂装上的差异,因此上图中作为背景板的坦克就是我们的90-Ⅱ无疑。
而且有照片显示花裤衩大叔还出现在了中国国内坦克工厂,和中方技术人员一起坐在85-Ⅲ炮塔上,还向大家敬了个标准的军礼。 那么在排除所有错误答案之后,剩下的唯一一个答案虽然看上去很离谱,但却有很大的可能是唯一的正确答案!即这些欧洲人并不是竞争对手乌克兰的技术人员,而是参与竞标的85-Ⅲ或90-Ⅱ的技术人员。
原因其实很简单,因为85-Ⅲ其实—首款中欧合作的主战坦克! 有一种说法认为85-Ⅲ型其实是非常罕见的中南(中国与前南斯拉夫)合作项目。南斯拉夫SDPR国防出口公司为85-Ⅲ提供了关键的SUV-T85火控系统与1000马力的MPG-1000型整体式模块化动力包。
SUV-T85火控系统能看做是南斯拉夫M-84坦克的SUV-M84火控的外贸版。相比原版,SUV-T85的炮长镜更换为集成有昼间通道、二代微光夜视仪、激光测距仪的DNNS-2A稳定型瞄准镜。车长镜采用了具备稳像功能的升级版DNSS-1A稳定型瞄准镜,相比原版最主要的改动是集成了二代微光夜视仪。
MPG-1000整体式动力包由1000马力的V46-TK涡轮增压V型12缸柴油发动机、带液压控制行星变速箱的传动装置,以及带双轴流风扇平板散热器的冷却系统。传动装置还具有自动变速能力,可以再一次进行选择自动、半自动或手动操作模式,变速箱具7前1退档位,传动装置透过切换离合器与行星排实现变速、制动、转向。
安装MPG-1000动力包后,85-Ⅲ的功率重量比达到了24马力/吨,最大公路时速超过65公里/小时,最大越野时速高达45公里/小时。机动性不可谓不出色。
值得一提的是,这也是我国首次尝试在坦克上安装整体式动力包,也因此,85-Ⅲ成为中国首款具备野外条件下进行动力系统整体吊装的主战坦克。
也正是因为南斯拉夫SDPR国防出口公司的参与(下图),在这次赴巴基斯坦的竞标中,出现了大批来自南斯拉夫SDPR国防出口公司的技术人员对85Ⅲ坦克提供技术保障(图源见水印)。
不过正所谓“成也萧何败也萧何”!南斯拉夫的火控系统和动力系统在大幅度提高85-Ⅲ的技术水准的同时,也最终让85-Ⅲ胎死腹中! 原因正是南斯拉夫内战。前南内战不仅南斯拉夫分崩离析,也让前南斯拉夫各加盟共和国之间关系紧张,形同陌路。
而SUV-T85火控系统和MPG-1000动力包正是前南斯拉夫各加盟共和国共同合作的产物。比如,SUV-T85火控系统由波斯尼亚巴尼亚卢卡的Rudi Čajavec工厂设计,但是炮长镜和车长镜却是由波黑的OOUR FNP-3工厂设计,然后交由Zrak公司制造。MPG-1000动力包里的V46-TK涡轮增压V型12缸柴油发动机由波黑的帕莱Famos工厂制造,而MPG-1000动力包的总装则由塞尔维亚的克鲁舍瓦茨14. Oktobar工厂负责。
虽然85-Ⅲ项目最终失败了,但是通过与南斯拉夫SDPR国防出口公司合作期间的交流,对于开阔视野,了解世界先进军事科技发展,更新陈旧观念有着非常大的帮助。所取得的经验和引进的南斯拉夫的技术对后续ZTZ-96型主战坦克的研制有着非常大的裨益。 上世纪90年代我军尚处于忍耐阶段,很多项目都暂停甚至被停掉。外汇的使用更是被严格管控,要想动用宝贵的外汇与国外同行进行类似的技术交流,几乎是不可能。 反而是通过参加对外竞标的方式申请外汇更容易(毕竟能够挣外汇)。